二月二龙抬头是什么 二月二龙抬头的风俗 恋爱攻略


今儿就是我们传统的节日:二月二。俗话说二月二龙抬头,今儿有以龙自喻、独占鳌头之意。也有习俗说在今天理发能让人一整年都鸿运当头,一整年都顺顺利利。但二月二对于我们来说,是个不大不小的节日,往往很多人不知道它,也不知道它的来历和习俗,今天小编就来给大家科普一下二月二龙抬头这一传统节日,祝大伙龙不抬头我抬头,一年过得顺顺利利哦。

一、二月二龙抬头的简介

1、龙抬头的简介

龙抬头(农历二月二),又称春耕节、农事节、青龙节、春龙节等,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。“龙”指的是二十八宿中的东方苍龙七宿星象,每岁仲春卯月之初,“龙角星”就从东方地平线上升起,故称“龙抬头”。龙抬头日在二月端,二月的月建为卯;“卯”是十二地支之一,五行属木,卦象为“震”;九二在临卦互震里,震为龙,表示龙离开了潜伏的状态,已出现于地表上,崭露头角,为生发之大象。在农耕文化中标示着阳气自地底而出,阳气生发,雨水增多,万物生机盎然,春耕由此开始。自古以来人们亦将龙抬头日作为一个祈福纳祥、驱邪攘灾的日子。

2、龙抬头的来历

龙抬头”源于自然天象崇拜,与上古时代人们对星辰运行的认识以及农耕文化有关。“龙抬头”虽有着久远的历史源头,但成为全国性节日并出现在文献上记载是在元代之后。“龙抬头”相关的活动很多,但不论哪种方式,均围绕美好的龙神信仰而展开,它是人们寄托生存希望的活动。就全国而言,由于地域不同,各地风俗也各有差异。

自古以来,人们在仲春“龙抬头”这天敬龙庆贺,以祈龙消灾赐福、风调雨顺、五谷丰登。农历“二月二”,既是“龙抬头节”,又是土地神诞辰“社日节”。由于节期重叠,南方部分地区“二月二”既有龙抬头节习俗又有祭社习俗,如在浙江、福建、广东、广西等地区,“二月二”(古时为立春后第五个戊日)多以祭社(土地神)为主,祭龙多在“龙飞天”的端阳。

二、二月二龙抬头的习俗

1、在南方,如客家地区等,这一天是土地公公的生日,称“土地诞”,为给土地公公“暖寿”,有举办“土地会”的习俗:家家凑钱为土地神祝贺生日,到土地庙烧香祭祀,敲锣鼓,放鞭炮。祈求好运。

2、黄河流域有一项重要的民俗活动,那就是围粮仓。每年这天清晨,村民早早起床,家庭主妇从自家锅灶底下掏一筐烧柴禾余下的草木灰,拿一把小铁铲子铲些草木灰,在地上画出一个个圆来;围仓的圆圈,大套小,少则三圈,多则五圈,围单不围双;把家中的粮食虔诚地放在仓的中间,还有意撒在仓的外围,寓意当年庄稼大丰收。

3、到了北方地区,这一天小孩要去剪发,叫剪龙头。民间饮食还多以龙为名,以取吉利,吃水饺叫吃“龙耳”,吃米饭叫吃“龙子”,吃面条叫吃“龙须”,吃馄饨叫补“龙牙”;蒸饼也在面上做出龙鳞状来,称为吃“龙鳞”,吃猪头肉叫吃“龙头”,就全国而言,由于地域不同,各地风俗也各有差异;除上面介绍的活动及食俗之外,还有爆玉米花、吃蝎豆、击梁驱虫等,但不论哪种方式,均围绕美好的龙的信仰而展开,是人们寄托幸福寄托希望的活动。

以上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关于二月二龙抬头的科普,毕竟是我们的传统节日,虽说近段时间比较特殊,您看那些奋战在抗疫一线的医护人员们都在努力奋战,早早就剃掉了自己的长发,在此小编也借着此篇文章向奋战在抗疫一线的医护人员致敬,也祝大家在今天龙不抬头我抬头,一年都能顺顺利利。

相关阅读: 一年的12个情人节分别是什么